1.表示声音小的四字成语要50个
低吟浅唱 低吟:低声吟咏。浅唱小声唱歌。形容小声哼着抒情歌曲。也形容小虫在夜里鸣唱。
切切私语 指私下小声说话。
窃窃私议 背地里小声议论。
窃窃私语 背地里小声说话。
向隅而泣 向:对着;隅:墙角;泣:小声地哭。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。形容没有人理睬,非常孤立,只能绝望地哭泣。
新亭对泣 新亭:古地名,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;泣:小声哭。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。
低声细语 形容小声说话。
嘟嘟哝哝 连续地小声地自言自语。有时也带有抱怨的意思。
呢喃细语 形容小声说话。
喃喃细语 形容小声说话。
喃喃自语 喃喃: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。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。
寂然不动 寂:寂静。寂静无声,一点动静都没有。
默默无闻 无声无息,没人知道。指没有什么名声。
没没无闻 无声无息,没人知道。指没有什么名声。
万马齐喑 喑:哑。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。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。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。
杳如黄鹤 杳:无影无声;黄鹤: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。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,从此不再回来。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。
夜静更阑 阑:尽。无声无息的深夜。
夜静更深 无声无息的深夜。
大音希声 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。
济窍飘风 指大风止则所有的窍孔都空寂无声。后比喻毫无影响与作用的事物。
寂寂无闻 指毫无声息,默默无闻,没有名气。
悄然无声 悄然:寂静无声的样子。静悄悄的,听不到一点声音。
韬光敛彩 收敛光采。比喻隐匿才华,无声无息。
鸦鹊无声 形容非常静。同“鸦雀无声”。
以莛扣钟 莛:草茎。用草茎打钟,毫无声响。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。
以莛撞钟 莛:草茎。用草茎打钟,毫无声响。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,得不到回答。
杳无黄鹤 杳:远得看不到踪影;无声无息。好像仙人乘的黄鹤一样;一去就无影无踪。
2.形容声音很小的四字词语有哪些
窃窃私语、喃喃自语、低声细语、低低切切、剑头一吷
1. 窃窃私语
【拼音】: qiè qiè sī yǔ
【解释】: 背地里小声说话。
【出处】: 唐·韩愈《顺宗实录·永贞五年》:“虽叛两使事,未尝以簿书为意,日引其党屏人切切细语,谋夺官者兵,以制四海之命。”
【举例造句】: 又故意与行酒侍儿,窃窃私语,芈氏两次问话,俱失应答。
2. 喃喃自语
【拼音】: nán nán zì yǔ
【解释】: 喃喃: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。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。
【出处】:不详。
【举例造句】: 他一个人在那喃喃自语。
3. 低声细语
【拼音】: dī shēng xì yǔ
【解释】: 形容小声说话。
【出处】: 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,时断时续,还是有些羞答答的,怕难为情。”
【举例造句】: 她们在低声细语地议论最近的事。
4. 低低切切
【拼音】: dī dī qiè qiè
【解释】: 形容声音低微细小。
【出处】: 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:“吾与(汝)并肩携手,低低切切,何事不语?何情不诉。”
【举例造句】:琵琶声起,先是低低切切,如同倩女幽咽,思妇夜啼,诉尽平生心酸处。
5. 剑头一吷
【拼音】: jiàn tóu yī xuè
【解释】: 剑头:指剑环头小孔;吷:象声词,形容声音微小。比喻言论无足轻重。
【出处】: 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夫吹筦也,犹有嗃也;吹剑首者,吷而已矣。尧舜,人之所誉也;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,譬犹一吷也。”
【举例造句】: 榻上双痕凛然在,剑头一吷何须角。
3.形容声音小的四字成语
形容声音小的四字词语1、窃窃私语 【释义】背地里小声说话。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顺宗实录·永贞五年》:“虽叛两使事,未尝以簿书为意,日引其党屏人切切细语,谋夺官者兵,以制四海之命。”2、声若蚊蝇 【释义】指说话声音象蚊子苍蝇飞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小,一样细微。
形容声音很小。【例句】朋友们不愿意和一个声若蚊蝇的伙伴玩耍。
3、低声细语 【释义】形容小声说话。【出处】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,时断时续,还是有些羞答答的,怕难为情。”
4、呢喃细语 【释义】形容小声说话。【出处】《北史·隋·房陵王勇传》:“乃向西北奋飞,喃喃细语。”
5、喃喃自语 【释义】喃喃: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。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。
【例句】他一个人在那喃喃自语。拓展:描写声音的词语1) 无声无臭:没有声音,没有气味。
比喻默默无闻,也比喻对外界没有什么影响。2) 鸮啼鬼啸:像鸮鸟啼叫、怨鬼呼号。
形容声音凄厉幽怨。3) 死声活气:阴阳怪气的声音。
4) 呼啦:用于写旗帜飘动的声音。5) 群雌粥粥: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。
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,声音嘈杂。6) 戛然而止:形容声音突然终止。
7) 呼哧:用于写喘息的声音。8) 声色俱厉:声色: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;厉:严厉。
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。9) 扑哧:用于写笑声、或水、气挤出的声音。
如:扑哧一笑;扑哧一声,皮球撒了气了。10) 音容宛在: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,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。
形容对死者的想念。11) 吧唧:用于写脚掌拍打泥泞地面等的声音。
12) 响彻云霄:形容声音响亮,穿透云层,直达高空。彻:贯透。
13) 轻言轻语:形容说话声音极轻微。14) 梆梆:敲打木头的声音。
15) 鼻息如雷:鼻息:鼾声句子。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。
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。16) 有声有色:有声音,有色彩。
形容说话、作文生动精彩,表现出色。17) 绕梁三日:环绕屋梁旋转三天。
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。18) 咔吧:用于写物体断裂的声音。
19) 咄嗟叱咤:咄嗟、叱咤:发怒时大声呵叱、吆喝。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。
20) 咕噜:用于写水流动或东西滚动的声音。21) 咕嘟:用于写液体沸腾、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的声音。
22) 抽抽搭搭:形容低声哭泣。23) 咕隆:用于写雷声、大车声。
24) 震耳欲聋:几乎要震聋耳朵,形容声音极大。25) 扑腾:用于写重物落地的声音。
26) 弦外之音:弦乐器的线上发出的声音以外的声音。比喻在说话中间接透露而不是直接说明的意思。
27) 笑嘻嘻:形容人的面部表情微笑的abb词语,当然这种微笑是带有声音的。28) 绕梁三日:形容(美妙的声音)在屋梁上回旋不绝。
29) 余音袅袅:留下来的声音悠扬婉转,延绵不绝(袅袅:轻扬的样子)。30) 散伤丑害:形容不和谐的声音。
31) 敲金击石:金、石:指钟磬一类的乐器。演奏钟磬等乐器。
也形容声音铿锵。32) 呼噜:用于写打鼾或吸食流质食物发出的声音。
33) 音容如在: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。形容对死者的想念。
同“音容宛在”。34) 铿锵有力: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。
铿镪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35) 轰雷贯耳:打雷的声音贯满耳边。
形容人的声名很大。36) 鸦默雀静: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。
形容没有一点声息。37) 心潮澎湃:澎湃:波涛冲击的声音。
心里象浪潮翻腾。形容心情十分激动,不能平静。
38) 怨声载道: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。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。
39) 嘣嘣:用于写跳动或爆裂的声音。40) 天震地骇:震:震动。
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
有时形容事件、场面令人惊骇。41) 轰隆隆:描写物体的声音特别的大,有震耳欲聋的感觉。
42) 咔:用于写器物清脆的撞击声。如:咔的一声关上抽屉。
43) 乱哄哄:形容外界环境非常混乱的三个字的词语。44) 撼天震地:撼:摇动;震:震动。
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
45) 啪啪:用于写放枪、拍掌、或东西撞击等声音。如:鞭子甩得啪啪地响。
4.关于声音小的成语
关于声音小的成语:
窃窃私语
【解释】背地里小声说话。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顺宗实录·永贞五年》:“虽叛两使事,未尝以簿书为意,日引其党屏人切切细语,谋夺官者兵,以制四海之命。”
声若蚊蝇
【解释】指说话声音象蚊子苍蝇飞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小,一样细微。形容声音很小。
【例句】朋友们不愿意和一个声若蚊蝇的伙伴玩耍。
低声细语
【解释】形容小声说话。
【出处】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,时断时续,还是有些羞答答的,怕难为情。”
呢喃细语
【解释】形容小声说话。
【出处】《北史·隋·房陵王勇传》:“乃向西北奋飞,喃喃细语。”
喃喃自语
【解释】喃喃: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。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。
【例句】他一个人在那喃喃自语。
5.形容声音很小的成语
声如细丝
声若蚊蝇
dī shēng xì yǔ
成语:低声细语
解释】:形容小声说话。--
【出处】: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,时断时续,还是有些羞答答的,怕难为情。”
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小声说话
ní nán xì yǔ
成语:呢喃细语
【解释】:〖释义〗形容小声说话。—
【出处】:《北史·隋·房陵王勇传》:“乃向西北奋飞,喃喃细语。”
【示例】:及至兴官醒时哭了,绍闻听南间尚~,呼来时,堂楼门已开了。(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三十五回)
6.形容声音很小的成语有哪些
轻言细语、呢喃细语、闲言细语、窃切细语、低声细语。
一、轻言细语
白话释义:形容说话轻而柔和。
朝代:现代
作者:欧阳予倩
出处:《同住的三家人》:“她的母亲轻言细语地劝了一会,好容易把她劝进房去,关起门来。”
二、呢喃细语
白话释义:形容小声说话。
朝代:北魏
作者:李大师、李延寿
出处:《北史·隋·房陵王勇传》:“乃向西北奋飞,喃喃细语。”
翻译:于是向西北方向奋力赶去,小声说话。
三、闲言细语
白话释义:没有根据的话。多指人们嘴里传来传去的话。也指小声的说着闲话。
朝代:明
作者:冯惟敏
出处:《端正好·徐我亭归田》:“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,闲言碎语须耽待。”
翻译:一个道路紧急军情奉火牌,没有根据的话需要特别对待。
四、窃切细语
白话释义:背地里小声说话。
朝代:唐
作者:韩愈
出处:《顺宗实录·永贞五年》:“日引其党屏人切切细语。”
翻译:每天带他的同党背地里小声说话。
五、低声细语
白话释义:形容小声说话。
朝代:近代
作者:周而复
出处: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,时断时续,还是有些羞答答的,怕难为情。”
转载请注明出处百年教育网 » 描写声音很小的四字词语(表示声音小的四字成语要50个)